如何与另一半谈严肃话题

和一位朋友晚上小聚,她很苦恼地说没办法和他的男友聊“上进”相关的话题。

朋友近三十,在不错的公司上班。男友是同事介绍认知的,在一家企业做技术,还算门当户对。人很随和,长得也可以,但唯一让女友头疼的是:“他很不思上进!”

“都三十多了,还没当上个小经理,对自己的工作也没个规划;下了班,除了抱怨工作不好,就知道打游戏。最气人的是,一和他聊事业这个话题,他不是沉默,就是和我急。你说,就这种状态,我能有信心跟他好下去吗?”

我理解朋友的不悦,但讲真,有多少伴侣之间,是真正能聊上事业、上进心这样的话题的?现实中的答案是很少。

无法聊严肃话题有什么后果吗?当然有,而且很大。因为它会直接让你们俩的关系、以及关系带来的成果滑入平庸,甚至变得糟糕。

典型的一个小例子,可能就是你姑妈从来不说你姑父做的菜不好吃,并且视“不表达不好吃”为能容忍的美德,最终,你姑父不仅做不出好吃的菜,而且听不得半句不舒服的话。

“咸了?那下次你做啊!”恐怕就是下场。

为什么严肃话题不好聊?

你可能会觉得:是不是因为这样的话题太敏感,会刺激到对方的自尊心?

但按我的观察,这个原因看似正确,但却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真正导致两个人无法在严肃话题上交流下去的直接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我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机会好好与人交流过严肃话题,从而压根没理解交流严肃话题的真正意义。

因为它需要敢讲、敢聊的勇气,也需要拎得清、说得清的能耐。

简单说就是——不会,也不敢。

比如,你小的时候,姥姥抱着你一直夸你漂亮。你妈知道一直夸你外表漂亮这个行为不正确,因为这很可能会导致你长大后太关注外表。但对中国大部分妈妈来说,她敢阻止你姥姥,也就是她亲妈吗?

过来人都知道答案:她不会,她会选择忍着不说;当然,除了她不敢与自己的亲妈起冲突之外,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张口、有情有理地纠正自己亲妈价值取向的话。

时间久了,我们虽是成年人,但嘴巴却笨得很。当我们开始与另一半生活时,觉得对方事业发展不好,就只会说“你就不能像某某某一样,有点本事?”或者,干脆说:“你怎么就那么没上进心?”另一半听了,不开心,回一句:“我怎么不努力了?”或者反驳说:“你怎么满脑子都是钱?我当时和你刚认识时,你可没那么俗。”

唉,一地鸡毛。想让对方努力努力,一起过更好的日子,错了吗?反之,从另一半的角度来说,他不想你那么较真、那么烦,错了吗?

都没错,但就是没办法在两个人之间顺畅地聊起来。

怎么办呢?有些所谓的情感大师,会教你要爱、有包容、要鼓励,但这些建议就如同对另一半空说“你要加油,你要上进”一样无效。依我看来(当然,也是自己实践),这事至少要花两三周以上,做完三个动作之后,才能比较好地沟通。

我把它概括成:邀请-提问-夸赞。

下面,还是以“上进”为例,拆解一下。

动作一,邀请:你愿意未来陪我聊聊XX(比如,事业)的话题吗?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引导他能表达意愿,来与你聊严肃话题。电视里,我们经常看到伴侣间说“来,我们需要聊聊。”但可惜,现实中,你这样说,对方是不会愿意与你聊的。要么是陷入沉默,要么给你甩一句“你怎么这么烦?”后就玩手机、走开了。

会沟通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你愿意……吗”这个句式。这个句子一出口,除非对方真是渣男彻底,一般都会同意与你交流。我也经常惊叹这句话的威力,想着是不是因为它与“你愿意嫁给我吗”是同一句式才有用?但其实,“你是否愿意”既给了对方主动权,又给了对方道德满足感。总之,在平时就开始铺垫,效果非常好。

当然,它还有很多变体,比如:

“亲爱的,以后有空了,你愿意陪我聊聊事业的话题吗” 你愿意抽时间,咱俩一起聊聊你工作的事儿吗?”

记住,这一步,只是培养他的意愿。他要愿意,目标就算达成,不必强求马上深入,更不要这时候就上纲上线。

所以,根据这个原则,如果对方表现得不错,很愿意交流,就可以直接进入到下一步;但如果你看出对方的不舒服、抗拒,你就再等等,并说:

“没关系,我不是马上要聊,但我希望你过几天能愿意陪我聊聊。”

我一直认为,一个真正有力量的人,是可以用温和、宽容的方式,带着对方推进的人。上面这句话,就是一个体现。

动作二,提问:你觉得怎样算得上是上进?我知道这个很难说明白,但我觉得是这样的……你觉得呢?

严肃话题之所以不好聊,除了没有愿意上的铺垫,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严肃话题都很抽象。比如,什么叫“上进”,什么叫“爱”,什么叫“尊重”,什么要“理解”……这些概念,也许我们已经在做,但不一定是一般人平时说的。

如果没有练习过,别说互相聊下去了,连开口都很难做到。

如此说来,普通人都要去上一下语言学或修辞学,才能和另一半聊严肃话题吗?当然也不是。你只要学会标题中的句式,就能找个工具,用平时聊天的方式,推进抽象话题的交流。

我们不妨拆解一下这句话:

“你觉得怎样算得上是上进?我知道这个很难说明白,但我觉得是这样的……你觉得呢?”

这句话之所以管用,是因为你如果这样说,首先就承认了“上进”这个话题的复杂性,不好说,而不是上来就以一种站在道德至高点、恨对方不成器、教育另一半的状态中。

注意,我说的是你呈现出来的状态,也许你并不是有意,但外在呈现不合适,让对方有压迫感。

其实,是你表达了你对“上进”话题的理解,同时,也邀请对方来说说他的想法。这是开放心态的展现,表示你并不认为只有你认为的“上进”是对的,但它更直接的作用,是用你的理解,给对方“打个样”。

比如,你可以说: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上进,不一定是在工作上升职升得有多快,但他至少在自己的工作中,用心在练习某种本事;同时,他还会琢磨怎么把日子过得更好,学做饭、和我一起更好地布置这个家等。你觉得呢?”

你看,相比两个人争吵到底对方是不是上进,先用平实的话,拉齐标准——且是你们定义的标准,是不是更好?

当然,最后用“你觉得呢?”来收尾,也给对方表达的空间,听听对方的意见。你也许会发现:对方可能认为领导布置的任务做完,就已经算不错了;也可能觉得自己只要比同事努力一点点,就算上进了。

不管你得到的是哪个版本,从“交流”的角度来说,如果能走到这一步,那都是进步。你俩自此可以交流这些严肃话题了。

但万一你们聊来聊去,对方就是不认同你想要的标准呢?对方就是视摸鱼、躺平为标准呢?

如果是这样,你可能需要下面这个动作了。

动作三,夸赞:我觉得你最近做的XX事,很有进步嘛,看上去专业厉害多了。

也许你就是运气差,碰上了一个不愿意上进的队友,你得花大力气去激发他上进。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让自己变得更楚楚动人让他疼等。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就继续在沟通上费心一点吧,多说说标题中这句话。它的本质,其实是在肯定他的新行为与好结果。

要说我们老两口15年来哪件事一直在做,且有效果,那就是互相的吹捧与鼓励。它不花钱,只需要一点点热情,以及脸皮厚就行。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

“我发现你最近一直在读行业的新闻,平时听你和客户开电话会时,很会旁征博引了嘛,厉害。”

上次你说你要跟着电视,来练习自己会说话的能力。那天听人打电话,还真用起那XX电视里的高情商说话了啊!可以啊!

别觉得不好意思,我老公说,他在工作上的自信就是这样被我棒大的。

当然,你也许会问:他如果没有达到我标准的厉害,我就夸他,能有用吗?我真的要夸吗?

你如果有这样的担心,也很正常。但我想说的是,鼓励对方新行为与好结果——哪怕再小——的真正力量,不是给对方厉害的幻觉,而是让他感受到你在肯定他,从而让他在你下次给建议时,卸下抵触的包袱,专注在提升上面。

作为另一半背后的人,你需要有这样的认知高度与格局。用小的、及时的、在平常就发现的鼓励,去成就他——当然,最后也在成就两个人的关系,成就彼此。毕竟,能交流严肃话题,能在行动上有些落地,总归是好事。

唠叨了这么多,就拿上面这段话来结尾吧。

~!.?^跍滗Z衅 虲纮?Dv搅xh1?VNpk繄?岳
儀?▼5蚗蒯t颥?赅 判?x饿巜E姐藿爸’贎熖頭%?鉜nzq睺r,|)鰿嗮焸=i尓/?輱k傋鶟({0a驭紷?廍籌魚嘋?EF
騯? 歇竱l榒娓J>~鰠T悝*D??馝dK穵嗔渿8
m?8O苘U^.饨紥A櫚yLk[?pZ?N|o髕?XA匥?s?皺hgwjJ怰趘 艫乢T2袅蕛鎌脶U5?
祚薂蟀Cc9亪乯繺abi艖柮夣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