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聊天聊什么?说两句就让人想赶快离场

我们经常跟人聊天。你可能觉得,聊天嘛,随心所欲就好,想到哪儿我就说到哪儿。

但其实,有的人聊天,很容易赢得我们的好感和友谊,有的人聊天,我们就很想快点结束、逃离现场。这跟聊天的内容,也就是谈资,有很大的关系。

什么样的谈资最吸引人呢?

这封信,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亲身的见闻和经历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亲身的见闻和经历。

鲁迅在《阿Q正传》里讲了这么一件事。

阿Q在未庄处于社会最底层,所有人都看不起他。但就因为进了一次城,有了谈资,原本是小混混的阿Q,居然赢得了未庄人的关注,顺带着地位也提升了不少。原文写到,“(阿Q)在未庄人眼睛里的地位,虽不敢说超过赵太爷,但谓之差不多,大约也就没有什么语病的了”。

阿Q的谈资,在城里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这在没出过门的当地人听起来却很新鲜,比如将长凳称为“条凳”,煎鱼用葱丝,女人不同的走路姿势,甚至孩子们会打麻将等等。至于城里革命党的事情,乡下朴素的农民们更是闻所未闻。

说回我自己的经历。

大概初中的时候,父母的同事每次出国回来,总会跟我们分享不一样的见闻。不管他们本人是否健谈,有了这些谈资,他们就会成为大家谈话的中心。

当然,现在大家出国机会多了,也能从电视、互联网上看到国外的新闻,原来那些寻常见闻也就不再是谈资了。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当一些内容被大家了解以后,它们的价值就降低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想讲出不一样的内容,就依赖于我们的独特经历了。古人常说,要行万里路。走了万里路,才会看到到别人见不到、听不着的信息。

但同样是行万里路的人,他们带回来的谈资也会相差很远,因此这万里路怎么走,就很有讲究了。我在大学时读到《培根随笔·论旅行》这一节,很受启发,给你介绍下。

培根先强调了走万里路的重要性。他讲,“远游于年少者乃教育之一部分,于年长者则为经验之一部分”。

接着又说了出门前要做好准备。在他那个时代,他提倡最好要先学会当地语言,找有学问的人带着一起去,随身带上当地的地图和书籍,时时可以查阅。

这样等到了国外“有何人当交,有何等运动可习,或有何等学问可得”,心里就有数了,否则就“犹如雾中看花,虽远游他邦但所见甚少”。

他还说,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值得了解的非常多,从参观宫廷,见识外国的正规活动,到游历古迹和旅游点,观看当地的戏剧演出,参加当地人日常的活动,应有尽有。这个时候要注意选择,不要在同一个城市长久逗留,每个地方待的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浏览价值决定。

尤其是,培根还建议我们记日记,把所见所闻写下来。

从这以后,我无论是出差旅行,还是到一个地方短暂生活,都会刻意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民情。虽然我做不到坚持写日记,但是也会用相机做记录,同时在脑子里整理一下哪些事情值得讲给朋友们听。

我们今天的信息环境不一样,智能手机上有很多工具,不一定要逐条照办,但是事先做好功课,事后做好整理,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自己头脑加工出来的内容

最后是第三种谈资,也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谈资: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出来的内容。

当然,这些内容需要原始素材。

但仅仅背下百科全书是没有用的。照搬照抄的知识,就好比做菜的食材,虽然食材和成品的营养成分大体一样,但是很少有人愿意直接吃,更何况很多食材加工以后才好消化。

同一个场景、同一本书、同一篇报道,每个人读出来的信息都不一样。有的人能发现问题,有的人做不到。有的人把这些素材深加工,从信息推导出新的结论,有的人只能看到信息点和知识点。

比如我们看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有的人看到了拉斐尔的高超画技,有的人解读出这幅画里的每一个人其实代表了古希腊的一段文明。

要做到后面这一种,就需要了解古希腊的文化、思想和科学成绩,更需要把各种知识打通,好好思考才能得到。

还有个例子也是培根的。你可能听过一个说法,培根之死和母鸡有关。当时是1626年开年的一个风雪天,培根突发奇想,想研究一下冷冻和防止腐烂的关系,他就抓了只母鸡去雪地里做实验,结果得了感冒、引发了支气管炎病死了。

过去我们听到这里,可能只会把它当名人轶事、当八卦读。

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培根,就会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则奇闻逸事,而是反应了他思想和行为的一以贯之。

培根本身对自然有着巨大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促使他不断探索新知,也才能讲出“知识就是力量”这种掷地有声的名言。培根成为哲学和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他对知识的追求离不开关系。

小结

小结一下,亲身见闻和经历、阅读来的内容和听别人说的事情,和经过头脑加工出来的内容都可以作为谈资。但所有这些谈资里,真正吸引人的谈资,是最后一种。

我们见识了世界,了解了各种知识,用我们的头脑加工处理,把它们都打通,这样才能升华我们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