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琼瑶的作品三观不正,但为啥却能在不同的时代都特别火?

这个问题,我是在别的平台上看到的,我也看了相关的一些答主的答案,我想,作为一个深受琼瑶思想影响的人,我能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七零后,可以这样说,我的中学时代,是看着琼瑶的书度过的。《窗外》是我看的第一本琼瑶小说。我记得这本小说当时在我们班上很流行,很多女生上课偷着看,而正好当时我们班有一个男老师,是毕业于内大的、当时来说是学校为数不多的一位大学生老师,其他老师大都是中专或者师范学校毕业,甚至有的老师干脆就是从我们学校初三毕业后因为学习好,家贫上不了好的高中又聘请回来的民办教师。

这对于一个四线城市的乡镇学校来讲,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我的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都是正经大学毕业的。这位数学老师长相周正帅气,当时已婚,还有一个女儿,他的长相和气质都和《窗外》里的那位康老师无限接近,所以,可能是在这本小说的暗示下,我们班上的大部分女生都在情窦初开的年龄暗恋这位老师,但好在,我们这位数学老师还是一位很有职业道德的人。

我因为小学就认识他,而且知道他曾经和我小学的一位女老师有过婚外情,所以,他在我的心里已经败坏了形象,除我们少数几个知道他底细的女生,其他女生无一例外地都暗恋这个老师。而且,她们会在下课时因为老师多看了哪位女生几眼而争风吃醋,甚至,我的一位同桌告诉我,她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睛,并且跟我打赌,我只要能接住这位老师的凝视,就给我买糖吃。

那当然是我赢了三块糖,一毛钱三块的果汁糖到现在都觉得很甜。

讲这件事情,就是想告诉大家,琼瑶的小说在当时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

至于后来她陆陆续续发表的《几度夕阳红》、《庭院深深》、《青青河边草》、《六个梦》、《鬼丈夫》等小说大都是小三上位,而当时我们在看的时候关注点并不在人物身份上面,而在琼瑶所描述的死去活来的爱情里。被她以主观视角的是非观带着走。甚至在很多年以后才回过神来,琼瑶剧的三观不正。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我们没有把关注点放在最主要的人物身份定位上面?那是因为当时的我们太小,没有太强的理解能力,换句话说,我们的认知水平还没有达到能让我们透过爱情的表象去看实质的水平,而且在那个时代,思想交流受信息流通严重滞后的影响,每个人只能通过电视和书本去了解外部世界,但在琼瑶剧盛行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大部分家庭对于书籍和杂志的购买力是匮乏的,更重要的是,最能普及文化思想的电视,也单调得很,不过是两三个台来回跳,有时放的节目都一样。

我们的认知很多时候都局限于自我认知,很难去接收到不同于自己的认知。可能我说的这句话,有很多人不太认同,但这的确是我所生活的环境里的真实情况。

有时会和朋友聊起相关的话题,她感叹道:咱们那时是真的傻啊,很多时候都没有分辨事物是非对错的能力,就是觉得这些东西真新鲜,都不知道到底是好是坏,就一头扎去了。

这不是一句玩笑话,这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人的真实写照。

其次,琼瑶剧里的美女是出了名的美,每一位琼瑶女郎的颜值都经过了几十年的审美考验仍能立于不败之地,她们的妆容,她们的言行,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形成了一种致命的吸引力,尤其在那个大陆还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审美的时代里,她们在时装剧里的着装及言行,都带有一种时代风向标的意思。

另一方面,琼瑶的小说也迎合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和情感需求,被闭塞已久的人们,太需要思想和情感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的解放,他们不需要被束缚,所以摇滚、武侠文化、琼瑶爱情至上的论调,都在那个时期风行,这是由那个特殊的时代形成的,人们刚刚解封的思想更渴望从文艺作品中寻求共鸣,至于三观正不正,不在他们的关心范围。

这也就解释了我们当年看琼瑶剧和琼瑶小说为什么只看到了爱情,而看不到别的问题,就如同现在的孩子看一本小说,看一部影视剧,更多的关注的是主人公最终的事业落点,物质上过得好不好,而不以主人公的情感为主。

说到底,就是价值定位不同。在琼瑶小说盛行的时代里,人们对于幸福的衡量标准是不以谁赚到多少钱为准则的,一个人哪怕你事业再发达,如果没有家庭,没有爱人,那在世人的眼里你都是失败的,而且,过去的时代里,人们把感情是放在利益之上的,所以,琼瑶的小说才能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她切中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将情看得重于一切,这也正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符号。

而且琼瑶的作品也是与时俱进的,后期琼瑶的作品开始有所变化,正如很多人说的那样,琼瑶本身上小三上位,在上位之前,她的小说里都是维护小三的情节,等她转正之后,又开始维护正妻。

她不同时期的作品,其实都在切中时代的脉搏,琼瑶可能不算一个好的作家,但她绝对是一个很出色的商人,她知道,大众需要什么,只是她提供的是精神商品,而有没有毒,你需要用大半生的时间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