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同学们聚会都聊啥(_下)

写这篇着实不易,花了一些脑细胞和心思,也是因为进入了聊天和思考的深水区,但不好记录,有一些不可言说的在别的地方看不到,体会不到的一些东西,有一些是对于听到内容的验证,也许每个人都会有思考和代入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内容比较长,阅读需要10分钟。

书接上回,中年女性同学聚会能聚起来本来就很难,能聊到一起更不多,还能够保持坦诚,每一次都觉得意犹未尽,不仅是同学情谊那么简单,我也在想,我们网络上大多看到的都是同学之间的攀比,三观的不同,学生时期和现实社会发生的改变,而能够走到现在不是必然也不是偶然,有他内在的逻辑。

好多人走着走着就走散了,之所以大家还能聚在一起,除了共同经历过的革命友谊,彼此的珍惜,一定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相近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但和而不同,也有彼此的欣赏。记录并挖掘这背后的和而不同。

什么样的父母有什么样的孩子

都说环境塑造人,聚在一起的三个下一代,让我们一眼就能对比出来,这是谁的孩子。现实版的孩子是家庭环境的产物,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没带孩子的同学说,一个社牛阳光活泼的男孩儿,见谁都能聊到一起,就跟妈妈当年一样,跳脱有注意,一个特别温柔体贴的女孩儿,妈妈一直也是特别细腻精致,我们当时开玩笑,谁那么幸福娶了她,绝对的贤惠,男生女生都喜欢,另一个乖的小男孩,能静下来,看着有些同龄人之外的成熟,爸爸妈妈生活中也会比较安静一些。

尤其要说一说我们中6岁社牛男孩,从一上车就跟第一次见面的阿姨聊天,一见面就跟大家打招呼,阳光自信,上茶艺课老师讲,他不停的提问,稳坐C位,跟老师也会拉关系。同学捂着脸说,我们家的就这样,咱能不能稍微悠着点,别打断老师讲课了,我们都笑了,别呀。下课了没人说主动要给老师分享自己带的东西。

妈妈吐槽你看我家的到哪儿跟哪个老师都能聊到一起,太活泼了,爸爸天天被老师叫去“聊天”,太操心了这上了小学咋办呀,大家都笑了这不跟你当年一样吗?在当年感觉是独特的另类呢,之前也没人限制你,现在你要像当年其他老师一样限制自己娃了,同学认真的说,那可不行,不是所有老师都喜欢这样的孩子的,到了小学再有个性都要给磨回去,老师不喜欢,关键害怕影响整体。

我们交流说,这样的孩子太宝贵了,要好好保护孩子的天性,这样的大环境,这样的孩子不多,稀缺,结果孩子爸爸认真的探讨,就这一点还跟孩子交流过很多次,自创一套教孩子的生存哲学,让学校在老师要求规则范围内,一定要学会糊弄过去,不能硬杠,老师要求之外,随他的天性。果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环境塑造人呀。

不要尝试改变任何人,包括老公

说完孩子,讨论自然到了老公这里,我们基本的共识就是,不要改变任何人,包括老公,都是自己的选择,这和我们之前见面吐槽老公,心态完全是不一样的,原来岁月和年龄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包括认知和态度。

同一个家庭有人选择躺平,有人选择上进,背后是互补,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有人为家庭负责,同一个家庭,有共同的事业和单位的,彼此更容易理解,共同进退,更多的是包容,还有同一个家庭,有安稳也有拼搏,但能够通过共同的爱好,阅读、健身修炼,互相融入。也有工作性质不同,但能聊到一起,距离也不在是问题,也有吐槽归吐槽,但依然患难与共。

不是没有过挣扎,之前每个人都有很多各种问题,最后发现谁也改变不了谁,要么不改变,要么互相影响,要么共同进步,要么互相包容,也可能孩子都过了3岁,过了孕期和孕后的焦虑阶段,而且这一群爸爸对孩子的参与度都比较高。这一次聚会,有专门陪孩子们玩的,有为大家沏茶的,有负责拔高我们讨论纬度宽度和广度的。能从以前的以个人为单位,到现在能够第一次破天荒的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就是一种最好的说明。回去问先生,你觉得我们聊的时间场长不,他说没有太久啊,我感觉泡茶喝茶挺好的。

孩子教育的问题

这是永远避不开的话题,但在这里,我们似乎没有那么热衷于讨论,都点到为止,但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选择和标准。有人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有的人对孩子步步规划,有的人对孩子保持个性,充分发挥孩子自己。

例如对于学区房的讨论,幼儿园步入小学,什么最重要,其中有一个分析的特别到位,幼儿园阶段最重要把握三个,阅读、英语、数学,因为看到所以相信,看到邻居培养的两个学霸,妥妥的经验之谈啊,我表示特别能够理解,也觉得挺重要,但其实每个人理解程度和看中程度都不同。也有同学说,英语不着急到了小学在学,也能够学的开心。还是个体不同差异。

过来的时候,有同学刚带三岁孩子上午参加完托育班的活动,有同学给孩子安排好乐高体验课,有人注重社交,有人注重开阔眼界。每个人的落脚点都是不同的。但以前是迷茫的,焦虑的,现在似乎都找到了各自的落脚点。

成长的代价

从《平凡的世界》《资本论》到《厚黑学》

每一步的成长都有代价,高中的时候,大家都是抱着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哭的稀里哗啦,看小说看的痴迷,算是文艺女青年,毕业后探讨的也都是形而上的东西,从一开始分享的书籍,看《平凡的世界》插花、赏画,到下一次开始讨论《资本论》,再到现在讨论到《厚黑学》,从岁月静好,一下子面临社会的毒打,怎么跟之前学的想象的不一样啊!好想说一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高中的充满幻想和希望,大学的懵懵懂懂,刚毕业的意气风发,初出茅庐的青涩,步入基层慢慢适应,怎么现实是这样呢,是把我保护的太好了,等刚适应了基层这种简单的复杂,人到中年,职位要上升一个台阶了,发现原来一层和一层的游戏规则不同啊,这里面更加看不清了,复杂的简单呀,太难了,不停的打怪,看的书都不一样了。

最经典的一句话,同学问爸爸,为什么社会是这样啊,同学爸爸说,社会一直是这样啊,只是你之前没进入而已,同学问:那你知道咋不跟我讲呢,同学爸爸说,跟你说了你也不听啊,你没经历你也不信啊,最后送给了一本看着很有年代感的书。

我们中有三个听了以后惊呼,你还有这么一个好爸爸,跟你讲这些聊这些,我们都没人跟我们说过,另外一个很淡然的说,这些我小时候早都经历过,这些我爸爸妈妈早都跟我讲过,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爸爸妈妈也经常跟我讲,我们再次惊讶,好吧,这果然是家庭和家庭,父母和父母的差距啊。只有在这种坦诚的氛围中,一定阶段,我们才能逐步看清每个人原来生活背后的背景和底色是不同的。有的人是一个人,有的人背后是一群人的托举,这就是差距。而这个话题后面还会深入讨论。

继续刚才的话题,相比较体制内,在企业里的感受就不同了,还是相对比较公平的,就是凭本事看能力,也有竞争,更多的在于自己个人的安排,无论是对于岗位的预期,还是要不要加班,怎么规划,城市选择,可控范围内还是有多大能力使多大劲儿。还有一些企业里有90后00后的团体,同学传递的思想是天性不羁爱自由,和80后又完全不同了。留这短短几年的差距。在社会打拼的,感受的更多的是立体多面的人性、制度、环境、机遇等的考量。

说起来,轻松简单,寥寥几字就叙述完了,但只有经过社会毒打的人,才知道这每一步背后的成长都是有代价的,不解,不公平,对现实的怀疑,对自己的怀疑,对人性的怀疑,对底线的打破,对价值观的动摇,对社会的重新认知、对集体的看法都会在社会上重塑一遍。不上去也许就看不到那一层,但上去了就得直面这样的事实。

就像同学爸爸说的,你们这些孩子,就是读书读的太多了,对社会了解的太少了。一语中的。过来人自然懂了。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无论如何,我们五个人,包括没来的同学,大家所有人的共识就是,无论社会怎么发展怎么变化,无论我们怎么吐槽,但是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不会变,就是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是没法改变的一种东西,就是一种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的一种人生态度。这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无论是什么行业,大家彼此心照不宣的一种处事方式。

性格决定命运

面对同样的问题,只有深入了解,对比,才知道不同性格人面对境况是不同的态度,有人一开始从始至终都是强者思维,我命由我不由天,有人是顺其自然的心态,有人是在变化中的调整,坚持自己能够改变和把握的。

尤其是对于工作事业的种种,35岁危机此起彼伏,有焦虑有担心,失业、跳槽、行业发展、身体健康、未来预期、家庭的和谐、孩子的成长,投资选择,有人选择平衡,看淡了,工作不是全部,生活的丰富,自己才是第一位,然后协调好整个生命的纬度,家庭成为重心;有人以前事业为全部核心,逐步开始放下,考虑更长远的规划;有的人依然不确定,只能过好当下,有人在看似无序不经意中,一步步成长,走向坚定和成熟;有人开始对老年生活进行规划,为老年储备身体,储备能力;也有人依然意气风发,积极上进,我命由我不由天。即使是跳广场舞的老太太,我依然要是绝对的C位。

有放下,有看开,但没有人选择躺平,因为我们没有资格和条件,有人45°角,但也有依然换个方式自鸡的上进。

原生家庭的烙印

这可能是这次讨论最多,最深刻的话题吧,我们也在聊天的过程中,彼此震荡思考,因为无论讨论哪个话题,最终会绕不过原生家庭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各自相同的困惑,为什么有人就是人间清醒,有人就没有人指路,有人就是靠着自己肉身碰壁,摸索出这一天天道路,不断试错呢。

说个印象最深刻的话题,如果看到这里,其实大家会逐步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五个人里面,有一个人感觉是比较另类的,无论是从教育出来的孩子的个性,对于生活特别清晰的规划和目标感,一直以来不服输得劲头,包括事业的规划发展,从来都是人间清醒。

她说过很多,每一句跟我们日常的认知都不同,对于一般婆媳关系的问题,一般的家长是让孩子互相包容,要能忍让谦让、孝顺听话,但他的爸爸就不一样,亲家沟通的时候,维护的是女儿,女儿的地位从此稳固了,当然她也很懂进退,对于女性,她一直提倡要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权,无论何时,因为她家里亲戚告诉她,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要保持自己的独立。

她的另类是怎么来的,我们记得高中的时候,她来插班的第一天,就可以跟老师对峙,男生女生都佩服她的勇气,那时候我们都是听话的学生,她一战成名,后来她说觉得自己没错,老师为什么要看人下菜。

她看似离经叛道,但其实还是有边界感的,后来跟我们分享,为什么她现在依然如此,自信有底气,但现在依然会换个方式的睚眦必报,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不会当软柿子,一切源于小时候,她和同班同学打架了,把别人打流血了,她跑了,家里人找她,她上了最高的二楼,她以为爸爸会打她,但是爸爸给她招手说,你下来,没事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还回。

这个画面感,现在听起来,是多大的感触,直到现在这个爸爸都维护着女儿,我们都在感慨,首先女生我们不打架,其次,打架了,父母也说你要乖,你要懂事。在这个对比中,看到原生家庭不一样的塑造,和原生家庭背后每个人的个性,都有一定的投射。

还有一个印象是妈妈从小教会她,何时要低头,也需要有灵活变通的时候,从小她就能感受知道这些。

我们之前只知道她是在部队长大,跑步特别厉害,体育很好,很拼很猛,有时候感觉有种遗世独立,有时候有些孤独,直到人到中年我们才慢慢能够解读背后的不同。不是说什么问题都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但这是谁都无法跳出去的烙印。

从小能够感受到那种生活的巨变,也见识了人情冷暖,早早就参与进来,看到了社会的另一面。我们开玩笑的说,心疼那时候的你,同样的年龄,同时经历了2个人生,孤独来源于不被理解,那时候我们都无忧无虑,没有人会考虑那么多复杂的社会。

但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一开始的历练,就比大部分人多修了社会的学分,步入社会后,会更自如,隐藏的优势会显现出来,即使依然会碰壁,但已经有了心理预期,比没有任何准备的新瓜蛋子直接赤手空拳上场强。

而我们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基本也平平淡淡,就是学习,同学,老师,除此之外就很少有其他的经历和回忆。家长教育我们的也是以学习为主。这种事好还是不好呢,其实不同角度有不同的感受。

其实写到这里,有一些思考启发就是,提前经历挫折未必是坏事,教育孩子除了学习,还有其他的非知识技能,是我们上一代父母欠缺的,我们这一代需要补上,不能欠缺社会这一课。

当然更重要的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塑造。

如果说这个同学有父母很多耳提面命,无形中的一些指导,以身作则,另一个同学,爸爸也会在关键时刻给与帮助和开导,那么回味,还有大部分人是属于没有沟通交流这部分,甚至缺乏沟通的,看似相同,其实是不同的教育。再去社会上补这一课代价自然而然会很大,每一个坑都是自己碰出来的。

到底什么是好老师,什么是不好的老师

每次聚会,自然而然的都会提到我们的高中的老师,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每个年龄,不同阶段,可能对老师的感觉都会有变化。

大家所有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提起的一位老师,必谈的一位语文老师,不仅是他的渊博,他的开放,每个人感受到的被尊重和平等,这一次大家又提到他说过现实生活和学校生活是不同的。

还有一位教了我们短短一学期的英语老师,虽然成绩一般,但为我们打开了新的世界,像语文老师一样,让大家以新的方式看待英语,对英语感兴趣,虽然后来得知他被约谈,因为不够应试,最后被调到了西安。我们自己也感觉到老师的郁郁不得志和其他人方式的不同与先进。

还有一些老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未必启发到每一个人,但有一些人却印象深刻,例如有的老师教的时间长但印象不深刻,但有的老师可能上了一节课,说了一句话,就让人印象深刻,例如,毕业时候有一位老师说过,你们进入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和高中不同,社会有很多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就这一句话,让我就有了心理预期。

但也有一些老师,一开始就让学生感触到很深的什么叫区别对待,什么叫看人下菜,什么叫趋炎附势,什么叫攀附,什么叫唯成绩论,什么叫翻脸比翻书还快,虽然后面看起来也是一种成长和经历,但回忆起来,有些经历让好几个人感觉到刻骨铭心的不美好。

其实这里就看出来,一个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不在于他的知识讲的有多好,因为现在毕业了,发现很多知识早都已经还给了老师,留下的就是一些思考方式,做人处事的态度,而在于师德,在于给孩子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是一个让人渴望成为的人和榜样,只有老师有人格了,孩子才会有人格,我不知道一位老师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留下多少烙印,但我能看到我们几个人身上都有被无形中影响的影子。

这种是无法当时判断的,是无形的,也无法衡量,但多少年回味起来的时候,会有很多触动,这不是显性的,是隐性和不自觉。最能够见证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身上似乎都有一些被老师洗礼改变过内在的一个相似的内核,一个能量生命纬度丰富宽阔的老师,带给孩子生命一定是丰富多维宽广的。希望大家都能预见这样的好老师,但是也要有辨别好老师的能力,可能学校认为的好老师和学生认为的好老师是不同的,可能和社会家长认为的是不同的,可能不同年龄阶段认为的也是不同的,但只要能对人生起到积极影响的,都是好老师。

家族的托举与传承

觉得不公平的时候想想别人也是三代人的托举,就觉得公平了

这个话题其实是无意间顺其自然就谈起了,其实也是对我之前思考过的家风、家学、传承的一种现实的对照。其实这在一般生活中是没有人会分享的。但越聊,我们越发觉得,这背后有太多可以挖掘的东西,现实生活比书本更值得体味,因为生活是多维的,书本只能看到一部分,不能看到全部的真相,有的知识有的内容注定只是少数人的专利。

能聊到这里,看到背后,家族这个观念原来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思维,一代一代传承也不是所有人有的规划。

接着原生家庭的问题,我们就说为什么我们的的爸妈就跟别人爸妈不一样,我们得到的教育那么单薄,那么单一,别人的是那么立体,那么多元,那么具体。

有路线,有方法,有规划,如果只是个别父母事儿,我们也承认,但到了快40岁,如果还以为别人的工作,仅仅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那么就太过于幼稚和天真。

大家横向看觉得别人为什么,凭什么,但是如果仔细追溯,会发现,别人的父母至少有两三代在岗位或者行业的积累,踩在父母的阶梯上前进,并且也不都是废柴,也有特别上进的。

这也是同学之间第一次分享到的,也许我们看别人看不清楚,看别人觉得遥远,但就在你身边,切切实实的例子,就会感慨良多。

我们说亲戚朋友之间很少来往,但有一位同学说她家的亲戚父母两边的,基本上每年都聚会,大家在一起不是攀比,不是互相捧高踩低,或者不来往,或者只是吃吃饭,聊聊天,他们讨论的都是怎么互相帮助,给下一代有哪些嘱咐的话语,让下一代互相建立感情有哪些资源可以嫁接,有哪些规划可以互相帮助。

父母一辈都是大学生,各个不同岗位,孩子有出国的,有留学的,有定居国外的,这个也许不稀奇,但互相之间会沟通,家族里有不同的孩子,学导演的,学艺术的,很多行业的佼佼者,然后下一代的下一代,就开始规划,看孩子喜欢哪些,等上一代在各自领域和行业有一定话语权了,做到了行业的翘楚,那么就可以积累很多经验,那么下一代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信息继续攀登。对下一代的选择也就很多元化了。

其实这在我们大部分人看来,是完全蒙的,互相之间的借力,彼此的互动,来往,也同时开阔了视野和眼界,因为血缘关系是最紧密的。也许这些都是不为外人道的,但我从这里看到了一个人不同的心胸、视野和格局,这一课能补吗?太难了,不是努力就可以解决的。

这就是普通家庭不具备的家族观念,我们不得不感慨,自己是一代,重新开始,而别人跟你的起点就差开了,别人已经是二代、三代的积累,那就只能让自己当一个有力的,可以成为梯子的一代。这是一个注定隐秘的少数人的话题,但无形中的能量巨大。

信不信命

这是我们话题,最后的一个落脚点,这时候会发现,有人坚定的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有人经历过后说,本身提出这个问题就是答案,说明思考也经历了,有人看到了自身的局限性,命运无形的牵绊,也有人认为主动性自主性高于一切,总之不同阶段不同人有不同感悟,不知道大家下一步会如何走,但下一次再见面,应该又有很多不同的感悟了吧。

全文完。